2020年10月30日下午2点,江苏新高的律师事务所在金丝利办公室大会议室举办了本期法律大讲堂,主题为“处理法律事务中的‘非法律’思维”及“互联网名誉权侵权案例分享”,本次大讲堂由诉讼与仲裁组的王仁桃律师以及公司法组的李明月律师担任主讲嘉宾。
王仁桃律师主讲的主题为“处理法律事务中的‘非法律’思维”,主要为我们所年轻律师提供一些工作中法律思维以外的工作思路。
王律师首先从律师的基本技能切入,提出除了专业性以外,律师的工作还需要严谨、敬业、灵活三项特质。王律师认为,年轻律师在专业性方面也许难以和资深律师比肩,但是如果能在法律工作中向当事人表现出这些特质,做好一个案件的事前预判、事中对照、事后总结,同样能够得到正面的效果反馈。随后,王律师拿出四个亲自办理的典型案件,囊括了婚姻继承、民事侵权、建筑工程等多个领域,围绕“非法律思维”这一点,介绍了在这些案件中,如何以合理合法的方式,利用容易忽视的细节、生活常识和沟通技巧来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
随后,李明月律师从一起互联网名誉权侵权案例引入,与在座律师共同探讨了互联网侵权案件中涉及的重要法律原则—避风港规则以及网络侵权案件办理中可能涉及到的其他实务问题。
李律师在对案情做简要介绍后,首先对传统避风港原则与民法典下全新的避风港原则进行了对比和剖析。后又从本案出发,提出了几点问题并与在座律师进行了沟通和探讨,包括对于电子证据的保全是否有除了公证以外更好的方法、律师在发送律师函时是否应当附上授权委托书以及在本案中为何发布侵权内容的网络用户未承担责任等等。该案的分享对网络侵权案件的办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助力律师在网络侵权案件的实务操作中精益求精。